安东尼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,走下卡灵顿训练基地通往一线队训练场的那道斜坡,目的地是另一侧的二线队场地。就在昨天,主教练鲁本·阿莫林亲自找他进行了一次简短而直接的谈话,内容清晰且不容置疑:他不再属于一线队的计划,即刻起跟随U21梯队训练。
这个消息像一记重拳,足以击垮许多球员的意志。然而,短暂的震惊和失落之后,安东尼的眼中反而燃起了一股更为炽热的火焰。他没有选择抱怨或消沉,而是将这次下放视作一个证明自己的新起点。
在二队的训练场上,这位身价不菲的巴西边锋成了最拼命的那个。每一次折返跑,他都冲在最前面;每一次分组对抗,他的逼抢和回防力度让年轻的队友们感到惊讶。汗水浸透了他的训练服,泥泞沾满了他的球裤,他毫不在意。训练结束后,他常常独自加练射门和传中,那股专注和投入的劲头,仿佛他还是那个初来乍到、亟需证明自己的年轻球员。他的态度赢得了二队教练组和年轻球员们的尊重,大家都清楚,这个“一线队下来的大牌”并非来此敷衍了事,而是真心实意地在战斗。
这种转变并非无人注意。有媒体拍到了他在二队训练中拼尽全力的照片,球迷间也开始流传关于他“态度出色”、“没有放弃”的讨论。这股积极的风声自然也传到了一线队教练组的耳中。
转机出现在一场联赛杯比赛的前夕。由于一线队遭遇了轻微的伤病潮,锋线人员有些紧张。训练结束后,安东尼鼓足勇气,敲响了主教练阿莫林办公室的门。他站在教练面前,眼神坚定,语气诚恳地主动请缨:“教练,我现在的身体和状态都很好,我每天都在努力训练。如果需要,我随时准备好为球队出场,哪怕是替补,我也会付出一切。”
这番主动请战,展现了他的职业精神和渴望回归的决心。然而,阿莫林教练在认真听取了他的请求后,最终还是委婉地拒绝了。教练的理由或许是出于战术体系的考量,或许是认为他仍需时间在二队持续证明自己,又或者已经有了其他的人选安排。总之,那扇看似开启了一丝缝隙的大门,又一次在安东尼面前轻轻关上了。
被拒绝的滋味无疑是苦涩的。但安东尼并没有因此气馁。他明白,仅仅一次表态和几堂训练课的表现,并不足以立刻扭转教练的印象。他将这次请战被拒视为又一次磨砺,继续在二队的训练中埋头苦干,用日复一日的出色表现和无可挑剔的职业态度,向所有人宣告:他,安东尼,依然是那个渴望为曼联战斗的“钉子户”,他绝不会轻易离开。他的未来,依然悬而未决,但那份拼命证明自己的决心,已经清晰地写在了卡灵顿的训练场上。